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历史悠久、人口基数大是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约1.78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在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农村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城镇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户籍人口不断转换为城市户籍人口,促使农村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增加农村养老保障的压力。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
我国历史悠久,深受儒家思想“孝”“老有所养”的熏陶,家族观念深深扎根于人的心中。农村属于人口聚集区域,邻里沟通成为农村生活最美好的一部分。农村的家庭生活方式是大家庭式,年轻人和老人几乎都一起生活,赡养老人也成了农村年轻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障远远落后于城镇老人养老保障,农村老人离开家庭,很难做到生活独立。因此,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占据农村养老模式的主导地位。人到老年都希望有一个美满的老年生活 ,想要有一个颐养天年的生活场所,为了顺应这一市场需求,许多功利性和公益性的养老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应运而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型养老模式在不断产生,居家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成为国家大力推行的养老模式,从社会整体方面来协调老龄化带来的多重问题。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目前仍然不平衡,在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只能实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
式。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需要更加完善、创新的养老模式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一般的城市,实行多种养老模式混合的模式来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客户,满足老人的需求。在乡镇结合的地区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更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有利于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总结起来,当代农村养老模式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农村养老模式结构单一化 、缺乏创新性
我国的经济贫富差距过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不同区域的社会发展水平不- -样,城乡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因为传统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影响,养老模式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为主。在比较发达的地区,能够将多种养老模式充分混合,可满足不同经济层的老人的需求田。我国整体的养老模式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为主体,多种养老模式混合的养老体系。在农村,养老机构多是公益性的组织,多为由政府扶持经营的养老福利院,基础生活设施不完善,老人们只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同时,在政府的扶持下,养老机构的发展水平很难得到提升,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设施不完善,服务程度低
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养老服务水平、养老设施都远远落后于城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农村的养老模式依旧停留在原始模式,很难达到老人的要求国,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源供养力也在不断下降。
农村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过于平淡化,对老年人的关注只停留在身体健康问题,或者只是表面对老人情感有所关心。部分养老机构认为,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娱乐的聚集场所,就可以让老年人生活更加丰富。
养老机构的集体化管理忽略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利于老年人的生活。
集团总部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698号景枫办公大厦28F
标杆项目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盘城街道 盘城新居52幢一楼
邮箱:info@xiaode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