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养老这个话题 不少人都望而兴叹 而为了解决这一情况 社会各个层面也在寻求解决之道 在养老服务领域 引入PPP模式的呼声也由来已久 那么,什么是PPP模式呢? PPP模式,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 PPP模式与居家养老结合的必要性 关于BOT、BOO、TOT、ROT 几种模式类型 BOT(Build - Operate - Transfer) 即建设- 经营- 转让。是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一般称之为“特许权”,政府部门就某个项目与社会资本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承担该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许可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政府对此有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满,签约方将项目设施无偿或有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BOO(Build- Own- Operate) 即建设- 拥有- 经营,承包商根据政府赋予的特许权,建设并经营某项产业项目,但并不将此项目移交给公共部门。BOO 模式的优势在于,政府部门既节省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而企业也可以从项目承建和维护中得到相应的回报。 TOT(Transfer - Operate -Transfer) 即移交- 经营- 移交。通常是指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将建设好的项目一定期限的产权或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投资人,由其进行运营管理;投资人在约定的期限内通过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并得到合理的回报,双方合约期满之后,投资人再将该项目交还政府部门或原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 ROT(Renovate-Operate-Transfer) 即重整- 经营- 移交模式,是指特许经营者在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基础上,对过时、陈旧的基础设施项目的设施、设备进行改造更新,在此基础上由特许经营者经营约定年限后再转让给政府。ROT 与TOT 的主要区别是特许经营项目是否需要修复更新。 养老项目对接PPP模式的一些建议 政府该如何真正将PPP模式所带来的利好顺利接入养老产业,既达到缓解公共财政压力的目的,又能给社会投资人开拓出一个新的投资领域、如何针对这类项目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1.采用适用于新建基础设施的BOT、BOO等模式建设养老设施 由于养老项目的公益性,又是面向老人这一弱势群体收费,完全由投资人投资并通过提供养老服务收回投资,经济上可能并不可行,仍然需要政府采取某种形式的补贴。如以优惠价格提供场地或土地,在运营阶段按照床位给予补贴等。 2.采用“建设-维护-移交+委托运营”的模式 这种模式中有三个参与方,一是政府,作为项目的主导者和监管者;二是建设方,也可以说是社会投资人,负责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三是运营单位,作为项目建成后的运营者。政府先与社会投资人签订投资和维护更新协议,由其出资建设养老院等设施,在竣工并完成验收后,投资人在一定期限内负责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政府以租赁方式获得养老设施的使用权,以租赁费支付投资人建设、维护成本及回报。 3.政府以租赁经营的方式将该养老设施租赁给运营单位使用 政府以租赁经营的方式将该养老设施租赁给运营单位使用,或者以委托运营的方式交由运营单位运营,视情况以降低租金方式或按养老院实际入住人数给予补贴,使运营者在提供高性价比服务的同时也能获得合理的收益。 同时,PPP模式应该理解为一个敞口的概念,已经有BOT、TOT等相对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去创新、去发展,找出真正符合实际需求的发展方式。
集团总部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698号景枫办公大厦28F
标杆项目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盘城街道 盘城新居52幢一楼
邮箱:info@xiaodeyun.com